当前位置:主页 > 计算机电子书 > 行业软件及应用 > MATLAB下载
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第4版)

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第4版) PDF 高清版

  • 更新:2024-05-10
  • 大小:64.7 MB
  • 类别:MATLAB
  • 作者:刘金琨
  • 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 格式:PDF

  • 资源介绍
  • 相关推荐

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第4版)》是一本关于PID控制在MATLAB仿真中的先进应用的书籍,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控制系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结晶,充分融入了国内外同行在PID控制领域近年来所取得的新成果,本书的各个部分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主题,无论是对控制系统教学的深入研究,还是对控制系统科研的实践应用,本书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而实用的指导和参考,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对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来说,本书都是一本值得推荐的PID控制的学习资料。

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

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电子书封面

读者评价

书里面实例非常多,是学习PID控制的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这本书适合有一定控制基础的人看,事例很多,很全面,刘金锟老师的书算是业内良心之著了!

整体来说书不错,是一本仿真书籍,没有对PID进行讲解

内容介绍

全书共分17章,包括基本的PID控制、PID控制器的整定、时滞系统PID控制、基于微分器的PID控制、基于观测器的PID控制、自抗扰控制器及其PID控制、PD鲁棒自适应控制、专家PID控制和模糊PD控制、神经网络PID控制、基于差分进化的PID控制、伺服系统PID控制、迭代学习PID控制、挠性及奇异摄动系统的PD控制、机械手PID控制、飞行器双闭环PD控制、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及GUI动画演示,以及其他控制方法的设计。每种方法都给出了算法推导、实例分析和相应的MATLAB仿真设计程序。

目录

  • 第1章  基本的PID控制 1
  • 参考文献 73
  • 第2章  PID控制器的整定 75
  • 参考文献 115
  • 第3章  时滞系统的PID控制 116
  • 参考文献 133
  • 第4章  基于微分器的PID控制 134
  • 参考文献 155
  • 第5章  基于观测器的PID控制 156
  • 参考文献 208
  • 第6章  自抗扰控制器及其PID控制 209
  • 参考文献 246
  • 第7章  PD鲁棒自适应控制 247
  • 参考文献 280
  • 第8章  模糊PD控制和专家PID控制 281
  • 参考文献 310
  • 第9章  神经网络PID控制 311
  • 参考文献 328
  • 第10章  基于差分进化的PID控制 329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地址1:https://pan.baidu.com/s/1UQ1eta8q1-RrKp-_wHtBeg

资源下载地址2:https://pan.quark.cn/s/8b475acfe4be

相关资源

网友留言

网友NO.22252
阎妍玲

PID调节经验总结 PID控制器参数选择的方法很多,例如试凑法、临界比例度法、扩充临界比例度法等。但是,对于PID控制而言,参数的选择始终是一件非常烦杂的工作,需要经过不断的调整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依据经验,一般PID参数确定的步骤如下: (1)确定比例系数Kp 确定比例系数Kp时,首先去掉PID的积分项和微分项,可以令Ti=0、Td=0,使之成为纯比例调节。输入设定为系统允许输出最大值的60%~70%,比例系数Kp由0开始逐渐增大,直至系统出现振荡;再反过来,从此时的比例系数Kp逐渐减小,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比例系数Kp,设定PID的比例系数Kp为当前值的60%~70%。 (2)确定积分时间常数Ti 比例系数Kp确定之后,设定一个较大的积分时间常数Ti,然后逐渐减小Ti,直至系统出现振荡,然后再反过来,逐渐增大Ti,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Ti,设定PID的积分时间常数Ti为当前值的 150%~180%。 (3)确定微分时间常数Td 微分时间常数Td一般不用设定,为0即可,此时PID调节转换为PI调节。如果需要设定,则与确定Kp的方法相同,取不振荡时其值的30%。 (4)系统空载、带载联调 对PID参数进行微调,直到满足性能要求。

网友NO.31524
桂若烟

PID控制算法的一点心得 一、位置式PID和增量式PID实际上是一样的,增量式PID优点更多,可以用位置式PID的系统也可以用增量式PID。 二、积分系统先调P,然后调D,最后调I,比如温控系统、定位系统等 线性系统先调I, 然后调P,最后调D,比如速度控制系统,自动增益放大器等 三、P改变系统的响应速度,太小容易产生静态误差,太大容易过冲和振荡 I 使系统更加稳定,减小静态误差 D关注的是偏差的变化率,有预知未来的功能,可以产生阻尼效应,减小振荡或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