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计算机电子书 > 程序设计 > LTE下载
LTE教程:原理与实现(第2版)

LTE教程:原理与实现(第2版) PDF 完整高清版

  • 更新:2023-10-16
  • 大小:78.9 MB
  • 类别:LTE
  • 作者:孙宇彤
  • 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 格式:PDF

  • 资源介绍
  • 相关推荐

《LTE教程:原理与实现(第2版)》是一本专为LTE学习而打造的优秀教材。本书内容源于作者备受好评的LTE公开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增补。从LTE原理到LTE实现,本书循序渐进,娓娓道来,非常适合初学者。无论是对LTE的理论知识还是实际应用有着明确的需求,本书都能给予读者充分的指导和帮助。无论是以LTE学习为主题的学生还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本书都是不可错过的学习资料。

LTE教程:原理与实现

LTE教程:原理与实现

读者评价

对LTE已有些了解,选读了2,5,6章。优点:1、语言平易近人,对初学者友好,可以在忽略数学细节或通信原理的前提下理解概念,比如多天线;2、例子和类比丰富,内容覆盖面广,开拓读者视野;3、有不少观点称得上insight;缺点:1、表达略拖沓;2、有些内容讲了又讲,有凑篇幅的嫌疑;3、存在一些不严谨的错误。LTE的书比较常见的是协议讲解或翻译,或者是比较艰深的专著,而这本书秉承同作者的《WCDMA空中接口技术》的写法,是入门首选。

内容介绍

《LTE丛书之学好LTE系列》是专为LTE学习而打造的,内容脱胎于作者深受好评的LTE公开课程,并加以完善和增补,循序渐进,娓娓道来,非常适合LTE学习。“LTE丛书之学好LTE系列”是专为LTE学习而打造的,内容脱胎于作者深受好评的LTE公开课程,并加以完善和增补,循序渐进,娓娓道来,非常适合LTE学习。本书是“LTE丛书之学好LTE系列”的开篇,浓墨重彩地介绍了LTE的两大关键技术:OFDM和多天线技术的原理以及实现方法。在OFDM原理部分揭开了OFDM技术不为人知的许多内情,其中的能量正交概念会让读者耳目一新。在OFDM实现部分,还会发布很多颠覆性的内容,比如IFFT算法不是生成OFDM信号的*算法,等等。在多天线原理部分,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三大多天线技术的特点。在多天线实现部分,作者定量分析了LTE中各种TM发射模式的差异,详细介绍了LTE中的多天线处理过程。作者的眼光并不局限在LTE上,本书同时还穿插介绍了各种移动通信系统和WiFi技术,让读者具有更全面的技术视野。本书适合从零起点到已经对LTE技术有所了解的人士阅读,并且可以作为LTE自学和培训的教材。

目录

  • 第1章 LTE技术概述 1
  • 本章导读 2
  • 1.1 LTE技术 2
  • 1.1.1 什么是LTE 2
  • 1.1.2 LTE:名门之后 4
  • 1.1.3 LTE:架构的革命 5
  • 1.1.4 LTE:功能的演进 7
  • 1.1.5 LTE的技术突破 8
  • 1.1.6 LTE:性能的飞跃 9
  • 1.1.7 LTE:实测效果 10
  • 1.1.8 LTE:后浪推前浪 11
  • 1.1.9 LTE:演进无极限 12
  • 1.1.10 LTE-A的特点 12
  • 1.1.11 强强对话:LTE与WiFi 14
  • 1.2 LTE核心网 15
  • 1.2.1 CS域与PS域 15
  • 1.2.2 CS域与PS域的设备 16
  • 1.2.3 EPC的组成 17
  • 1.2.4 MME 18
  • 1.2.5 SGW 19
  • 1.2.6 PGW 20
  • 1.2.7 EPC:漫游业务的处理 21
  • 1.2.8 EPC:与其他网络的连接 22
  • 1.3 LTE无线网络 23
  • 1.3.1 LTE无线网络的组成 23
  • 1.3.2 LTE无线网络的功能 24
  • 1.3.3 LTE无线网络与信息传递 25
  • 1.3.4 LTE空中接口的分层结构 27
  • 1.3.5 基站物理层处理过程 29
  • 1.3.6 基站的种类与结构 30
  • 1.4 LTE终端 32
  • 1.4.1 LTE终端的种类 32
  • 1.4.2 LTE终端的频段 32
  • 1.4.3 中国的LTE频段 35
  • 1.4.4 中国的TD-LTE频段 36
  • 1.4.5 中国的FDD LTE频段 37
  • 1.4.6 终端的频段分布 38
  • 1.4.7 终端的LTE芯片 40
  • 1.5 总结 41
  • 第2章 移动通信:从点对点到网络 42
  • 本章导读 43
  • 2.1 点对点的无线通信 43
  • 2.1.1 无线通信的模型 43
  • 2.1.2 A/D:从信息到数字信号 44
  • 2.1.3 调制:从基带信号到射频信号 49
  • 2.1.4 天线:从射频信号到无线电波 57
  • 2.1.5 无线电波的传播 62
  • 2.1.6 双工:接收与发送 64
  • 2.2 干扰下的移动通信 66
  • 2.2.1 噪声与干扰 66
  • 2.2.2 移动信道特点 69
  • 2.2.3 信道编码:优化传输性能 71
  • 2.2.4 信道的容量 72
  • 2.3 多用户的移动通信 75
  • 2.3.1 复用与正交 75
  • 2.3.2 多址技术 79
  • 2.3.3 身份识别 81
  • 2.3.4 安全 83
  • 2.4 网络中的移动通信 84
  • 2.4.1 蜂窝技术与频率规划 85
  • 2.4.2 多区技术 87
  • 2.4.3 小区广播 90
  • 2.4.4 寻呼 91
  • 2.4.5 切换 92
  • 2.4.6 多网络 93
  • 2.5 总结 94
  • 第3章 OFDM原理 95
  • 本章导读 96
  • 3.1 OFDM前传:FDM 96
  • 3.1.1 OFDM与FDM 96
  • 3.1.2 从单载波到多载波 97
  • 3.1.3 从多载波到FDM 100
  • 3.1.4 其实FDM也正交 102
  • 3.2 OFDM为什么正交 103
  • 3.2.1 OFDM正交的含义 103
  • 3.2.2 OFDM如何正交 104
  • 3.2.3 深入理解OFDM的能量正交 110
  • 3.3 为何使用OFDM 112
  • 3.3.1 为什么要用OFDM 112
  • 3.3.2 OFDM面临的挑战 115
  • 3.4 OFDM信号的波形与频谱 121
  • 3.4.1 OFDM信号的处理过程 122
  • 3.4.2 发生过程的波形与频谱 123
  • 3.4.3 接收过程的波形与频谱 126
  • 3.5 总结 127
  • 第4章 OFDM技术的实现 128
  • 本章导读 129
  • 4.1 OFDM信号的发生方法 129
  • 4.1.1 分立器件发生 129
  • 4.1.2 集成处理发生 131
  • 4.2 OFDM中的IFFT 133
  • 4.2.1 DFT:从合到分 133
  • 4.2.2 IDFT:从分到合 134
  • 4.2.3 IFFT的作用 135
  • 4.3 OFDM信号的发生算法 136
  • 4.3.1 离散余弦变换 136
  • 4.3.2 反向离散哈特利变换(IDHT) 144
  • 4.3.3 实数IDFT变换 146
  • 4.3.4 复数IDFT变换 147
  • 4.3.5 各种OFDM生成算法对比 150
  • 4.4 基于复数IFFT的OFDM信号发生 151
  • 4.4.1 输入参数的处理 151
  • 4.4.2 输出结果的处理 152
  • 4.4.3 发生OFDM信号的数据流程 153
  • 4.4.4 射频信号的产生 155
  • 4.5 WiFi与LTE中的OFDM技术 156
  • 4.5.1 WiFi中的OFDM 156
  • 4.5.2 LTE中的OFDM 157
  • 4.5.3 深入理解OFDM相关术语 159
  • 4.6 总结 161
  • 第5章 多天线技术原理 162
  • 本章导读 163
  • 5.1 多天线概述 163
  • 5.1.1 什么是多天线 163
  • 5.1.2 什么是多天线系统 163
  • 5.1.3 多天线系统的缺点 164
  • 5.1.4 多天线系统的应用 165
  • 5.1.5 多天线系统的优点 165
  • 5.1.6 多天线技术的类型 166
  • 5.2 波束赋形:提升信号强度 167
  • 5.2.1 提升信号强度的方法 167
  • 5.2.2 提升天线增益的原理 168
  • 5.2.3 提升天线增益的方式 169
  • 5.2.4 多振子天线的波束 170
  • 5.2.5 多振子天线的挑战 170
  • 5.2.6 进一步提升天线的增益 171
  • 5.2.7 垂直面的赋形 172
  • 5.2.8 水平面的赋形 173
  • 5.2.9 波束赋形的发展 174
  • 5.2.10 小结 174
  • 5.3 分集:提升信号稳定性 175
  • 5.3.1 什么是信号稳定性 175
  • 5.3.2 信号为什么不稳定 175
  • 5.3.3 如何提升信号的稳定性 176
  • 5.3.4 分集信号的合并 177
  • 5.3.5 支持分集的多天线 179
  • 5.3.6 接收分集与发射分集 180
  • 5.3.7 接收分集的实施 181
  • 5.3.8 发射分集的实施 182
  • 5.3.9 小结 183
  • 5.4 空间复用:提高频谱利用率 184
  • 5.4.1 空间复用的效果 184
  • 5.4.2 层:空间复用的关键 185
  • 5.4.3 层的数量 187
  • 5.4.4 分离各层的数据 189
  • 5.4.5 是MIMO还是DEMO 189
  • 5.5 总结 190
  • 第6章 多天线技术的实现 192
  • 本章导读 193
  • 6.1 WiFi中的多天线 193
  • 6.1.1 IEEE 802.11a/g 193
  • 6.1.2 IEEE 802.11n 193
  • 6.2 LTE系统中的多天线 194
  • 6.2.1 多天线的特点 194
  • 6.2.2 FDD LTE系统中的天线 195
  • 6.2.3 TD-LTE系统中的天线 195
  • 6.3 LTE多天线技术中的TM 196
  • 6.3.1 什么是TM 197
  • 6.3.2 常用的发射模式(TM) 198
  • 6.3.3 TM发射模式的定量分析 199
  • 6.3.4 发射模式(TM)的应用场景 201
  • 6.3.5 发射模式(TM)的选择 202
  • 6.4 LTE多天线技术的处理过程 203
  • 6.4.1 业务数据的处理过程 203
  • 6.4.2 两天线的处理过程 206
  • 6.4.3 八天线的处理过程 209
  • 6.4.4 极化复用vs空间复用 210
  • 6.5 总结 211
  • 附录A 术语表 214
  • 附录B 缩略语 216
  • 附录C 常用数学公式 222
  • 附录D 子载波带宽 223
  • 参考文献 227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地址1:https://pan.baidu.com/s/1jiba-F0vXacP3cVQT-WKYg

相关资源

网友留言

网友NO.22324
程阳平

以LTE为例,用户开户是IMSI和K会同时保存在终端和HSS,用户每次登记入网时,核心网会下发鉴权参数给附着执行网元MME执行对用户的鉴权,这些参数包括RAND,RES,AUTN和KASME,而MME收到鉴权参数后,将RAND和AUTN发送给终端(其中RAND是HSS生产的随机数,用于和密钥一起生产RES,AUTN,和IK,CK,而IK,CK又可以生产密钥的中间参数KASME;RES是相应序列,用于MME对终端进行鉴权;AUTN是鉴权令牌,用于终端对网络进行识别,以避免接入伪基站;KASME是密钥的中间参数,用于MME,ENB,和UE对信令和用户数据的加密,完整性保护),而终端收到RAND后,会和SIM卡保存的密钥K生成和HSS一样的AUTN(用于对比网络下发的AUTN,如果一致即网络合法),RES,IK,CK,然后IK,CK又可以生成KASME,然后终端将自己算得的RES上报给MME,MME通过对比HSS下发的RES和UE上报的RES,如果二者一致,则完成对用户的鉴权,用户为合法用户,可以继续执行后续接入工作。

网友NO.24715
容寄琴

从信息到数字信号 这节主要讲了信息的类型,信源产生了信息,信源与信宿使用的通信方式决定了这些信息的类型。 信号种类非常多,该章节主要介绍: 一、逻辑信号与物理信号 逻辑信号是便于计算机处理的信号,通常是二进制信号,每一位二进制称为1比特,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数据量称为比特率;物理信号对应物理量的变化,常用的物理量有声、光、电、电磁波。 二、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利用数字电路处理的信号就是数字电信号,简称数字信号,可以方便地转为逻辑信号,特点就是幅度上离散,时间上也离散,所以同步是数字信号系统很关键的机制;模拟信号是一种在幅度上连续,在时间上也连续的信号,人的感知处理模拟信号更得心应手,而数字信号具备处理方便(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来处理)、性能强悍、传送方便。 鉴于数字信号的优点,如果信源产生模拟信号时则可以经过A/D转换来处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主要经历三个阶段:采样、量化和编码。采样的频率时模拟信号频率的2倍以上,这就是奈奎斯特定理。量化就是将采样后的离散模拟信号数值化的过程,编码就是将量化结果转换为二进制数据的过程,也就是变成逻辑信号,逻辑信号可以方便地转换成数字信号。 三、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 基带信号就是由通信设备数字芯片来处理的数字信号,通常工作频率比较低,这样数字芯片处理起来才没有压力;射频信号是模拟信号,接收机收到射频信号后,降低频率,进行采样、量化以及编码,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才能交给基带芯片来处理。 读完这节的收获还是蛮大的,之前对这些信号的类型概念很模糊,感觉基本概念清晰后,对通信系统会有更近一步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