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计算机电子书 > 网络与数据通信 > STM32下载
嵌入式网络那些事:STM32物联实战

嵌入式网络那些事:STM32物联实战 PDF 中文清晰版

  • 更新:2023-07-14
  • 大小:311 MB
  • 类别:STM32
  • 作者:朱升林
  • 出版:水利水电出版社
  • 格式:PDF

  • 资源介绍
  • 相关推荐

《嵌入式网络那些事:STM32物联实战》是一本面向嵌入式网络开发初学者以及具有开发经验的人员的实用指南。本书以TCP/IP协议为主题,通过深入剖析当下流行的嵌入式网络协议栈LwIP的源代码,详细讲解了TCP/IP协议的各层机制及其实现原理。书中逻辑清晰,概念讲解通俗易懂,实例丰富,让读者能够迅速掌握嵌入式网络开发的技巧和方法。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人员,都能从本书中受益匪浅。如果你对嵌入式网络和STM32物联感兴趣,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嵌入式网络那些事:STM32物联实战

嵌入式网络那些事:STM32物联实战电子书封面

读者评价

是一本讲解嵌入式网络的好书,可以了解到很多东西!值得购买!

这本书比较注重实战,作者对lwip有比较深的理解,对于这方面的菜鸟来说是一本值得购买的书,

举一反三吧,在别的平台上做嵌入式网络,有点参考价值。

内容介绍

《嵌入式网络那些事:STM32物联实战》面向网络TCP/IP协议初学者以及大量嵌入式网络开发人员,从当下流行的嵌入式网络协议栈LwIP的源代码入手,详细讲解TCP/IP协议的各层机制及其实现原理。同时,通过搭建简单的实验环境,本书还详细阐述LwIP在嵌入式设备组网过程中的移植过程、应用编程案例、编程框架、注意事项等。

《嵌入式网络那些事:STM32物联实战》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解基于STM32平台下LwIP的移植过程,其中包括了LwIP代码组织结构与特点,以及LwIP裸机移植通用流程;第二部分,以LwIP源代码为基础,以网络数据包在协议栈内部的递交顺序做导向,结合TCP/IP协议基本知识,依次讲解LwIP内核各个模块的实现机制,包括数据包管理、网络接口管理、ARP、IP、ICMP、UDP、TCP等;第三部分,讲解LwIP上层API实现机制,以及常见的网络应用程序结构以及编程方法,以及LwIP其他高级应用,如IGMP、DNS、DHCP等;第四部分,讲解内核调试、协议栈稳定性和性能、并发服务器设计等,以及LwIP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和实践过程,同时还包括了LwIP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嵌入式网络那些事:STM32物联实战》可作为TCP/IP学习者的快速入门及精通的指导书籍,还可作为广大嵌入式网络开发人员的参考手册。

目录

  • 第1章实验平台背后的故事
  • 第2章LwIP协议栈初体验
  • 第3章LwIP移植初探--无操作系统模拟层
  • 第4章内核动力之源--内存管理
  • 第5章网络数据包--内核血液
  • 第6章网络抽水机--网络接口管理
  • 第7章漫漫鹊桥路--ARP协议
  • 第8章互联网身份证--网际协议(IP)
  • 第9章互联网医生--ICMP协议
  • 第10章RawAPI无招胜有招之UDP篇
  • 第11章RawAPI无招胜有招之TCP篇
  • 第12章LwIP乾坤大挪移--操作系统
  • 模拟层
  • 第13章SequentialAPI大显身手
  • 第14章万剑归宗之Socket编程
  • 第15章LwIP工程实战--物联网关
  • 第16章天下之术皆为我用--LwIP高级篇
  • 第17章最后的战役
  • 参考文献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地址1:https://pan.baidu.com/s/1_DmzkrGgcWe3GvYt-IA5yg

网友留言

网友NO.45555
符香萱

从懵懵懂懂的踏入大学那刻起,青春这艘船已吹响离港的号角,伴着歌声起航! 大四,一个尴尬的年纪。已经很少有人沉浸在游戏里的舍我其谁和恋爱中的花前月下,更多的是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就业问题成了摆在毕业学生面前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究竟何去何从? 关于选择 什么是选择?学校理论与企业现实的脱节导致就业门槛越来越高,IT行业动辄需要2年项目经验、独立研发完成的作品把90%的毕业生拦在了就业的门外。城市、薪资、专业对口、距离、发展前景等条件,都成毕业首要面对的问题。我的大学室友,13年奔波北京、沈阳、广州,14年奔波在安庆、合肥、上海,最后的一份工作是销售,每份工作入职都不需要经验,更谈不上经验的积累,只需要你出差、出差,每份工作都以厌倦而告终,下份工作再以零起点入职,周而复始。没有随着时间增长和实践次数的增加,对行业有所积累,错失了一次次机会,选择大于努力。对于理工科的毕业生来说,市面上动辄上万的培训班令人望而却步可是又不甘屈于人下,其实我们要搞清楚几个问题:自己什么水平?需要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完以后能干什么?一线城市嵌 入式工程师有1年工作经验工资在7k-9k左右,起点高,收入高。 关于努力 这个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发言权,都说自己很努力工作,可是为什么努力之后收入还是原地踏步,那么不禁要问这所谓的努力是什么?每年的毕业季都会有起薪调查表,4k-5k占的比重最大,且不论水分原因,又有多少人能在一年里4k奋斗到8k的?大多数毕业生包括我的同学都在抱怨刚工作干的都是拎包端水的角色,211、985这些院校可能在BAT的校招中就有10k的条件,大多数人还是必须得熬完端茶送水的阶段。曾经我的室友问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从4k的工资做起?”这个问题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大脑里。我回答他说:“当你习惯了,你就回不去了!”努力也是同样的道理,在IT行业大城市与小城市,高起点入职与低起点熬工作都是天壤之别。有些人的一小步就是别人的一大步。

网友NO.21852
那晨希

作为一名在嵌入式行业摸爬滚打许久的老鸟,回想自己的经历之路,那么漫长可又仿佛近在眼前。随着学生的日益增多,偶尔之间,会想起自己曾经的一个经历。——此文仅献给那些刚刚踏上硬件之路和还在徘徊的同学们,在此我简要的记录了我的学习经历和其间自己所获的一些心得,以帮助初学者少走弯路。 我深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身边有一个能手把手相授的老师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我们初学者要花上几天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去思考和验证。遗憾的是,我们身边并非总有这么一位老师。所幸的是而今网络发达,这致使我们不得不经常求助于网络,网络上丰富的个人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们能从一些文章中悟出一些东西,为我所用,或者从中感受精神动力。 借此机会我想介绍一下我曾经的工作团队,因为他们对我影响极大。团队有四个人,其一是拥有11年工作经验且已拥有自己专利的高级工程师(我习惯叫他二导,他是我为什么在团队的原因),一个是拥有5年经验、热心肠的工程师,还有两个分别是电源和视频方面的专家和元老级人物。耳濡目染,自己渐渐的对硬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单片机,FPGA、SOPC硬件的搭建以及软件编程,以及现在正在努力研究的ARM,我是凭着无限的热情来做的。 但热情不是唯一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试验室提供了便捷的学习环境。这里有现成的winbond 51单片机、有伟福仿真器、advanced labtool 48uxp万能编程器,一台12万的示波器,自己买了个万能板。学习阶段时,找本书就能在上边进行试验了。从简单的led闪烁、数码管显示、pwm到中断、串口通信(单片机与单片机通信,单片机与pc通信)、I2Ceeprom读写、A/D转换、温度的测量等。当时令我神魂颠倒的是每一个试验经过资料的查找、程序的编写以及调试、再到后来问题的解决,那份成就感与喜悦之情,相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体会。正是有这份热情和爱好,我常常在实验室呆上十二、三小时,通常是晚饭在食堂吃了后直接到验室,晚上9点半回宿舍。虽说那时候没有做过什么大项目,但是这每一个小小的实验都是我知识积累过程中的点滴,有了这积累,之后我才能涉足更大的项目。 刚进实验室的时候,二导就给了我一块开发版,是Altera公司的nios ep1c20 cyclone系列开发板,当时是以大学计划的名义买的,5000元人民币。于是就开始了我的FPGA学习之路。之前学习过verilog,只停留在纯粹的理论阶段,编几个小小的程序,用quartus-ii自带的仿真软件进行一下仿真就ok了。 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往往能够得出你所想要的结果,但是一旦下载到芯片里边运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万事开头难,我做的第一个实验是点亮led,自己编写程序(几行而已)、编译、引脚分配、仿真、然后就用jtag下载线连接开发板和pc,将sof文件下载到芯片。现在想起来这是多么简单的几个步骤,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花费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查找资料和埋头反复实验。特别是引脚的分配,文档上只说需要这么做,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当时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想看到实验的结果,有了结果我就有了无限的成就感和高涨的热情,所以当经过努力,第一个FPGA实验里的led终于按照意图动作的时候,那种激动与当初学习单片机时得以实现led闪烁的情形如出一辙。 我做实验的一个惯例同时也是一个经验就是边做实验边看书,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原理在查找相关的文档。我习惯动手,如果让我坐在实验室看上1天的纯理论书籍,而不让动手试验,我想我的脑袋肯定会爆炸,正因为没有这样看过书,所以这脑袋也一直健在。到后来学习ucos嵌入式操作系统我也采用了这个方法,我把它叫做“阶梯成就感”(实在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个词语非常贴切,临时杜撰的)。抱着这种热情,后来一点一点地深入学习FPGA,一些常规逻辑电路的设计,包括逻辑门电路、数据选择器、编译码器、加减乘除运算器、移位器,到后来的稍微复杂的电路设计,如FIFO、数字跑表、频率计、状态机、交通等的控制、卡式电话计费系统以及UART等。 这些试验当时我都是采用的verilog语言实现的。初接触FPGA时本想学VHDL,那时的同学都用verilog,为了与他们讨论问题的方便,就改学verilog了。一学不打紧,慢慢发现自己深深地爱上了verilog,对于我来说,它无疑更适合我。这也是我要推荐的一个经验,那就是多看看你周围的人用的是什么工具,他们用的工具往往不是你最喜欢的或者不是当前最广泛最流行的,但你若要和他们交流讨论问题,那还是迁就一下,和别人所用工具一样,交流起来也会顺畅方便。到实验室后,因为实验室的员工都用伟福的仿真器,所以软件当然还是用伟福提供的。伟福的软件我认为不怎么好,只支持汇编,比起大名鼎鼎的keil c51逊了一大截,但除非你想等到自己有问题不会的时候周边竟没有人帮助你,不然在前期还是选择伟福的软件方便沟通。再后来,经过自己的摸索和向身边的工程师们请教,伟福用很熟悉了,汇编也有了自己的一套,这时候我开始在伟福里边嵌入keil,用c语言来写程序,但调试的时候用伟福软件还是有缺陷,比如不能够单步执行等。所以再后来我就下载了keil c51软件,从此以后便正式地在keil的开发界面下写程序了。当然仿真的时候也可以在keil环境下用伟福仿真器,我想伟福在制造自己产品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点了,他们的一些产品肯定要考虑兼容主流软件keil的。用了keil C51后就不想用伟福编译软件了,同样的用了c写程序后,就不想用汇编了。但是汇编是每一个硬件研发工程师们必备的,汇编有c不可企及之处,但有时候还非用汇编不可。汇编的运行效率高,写起来很是烦琐,烦琐规烦琐,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汇编还是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将usoc移植到单片机的时候,与处理器相关的程序还真是必须用汇编来完成的。 再后来,学习sopc。从最小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到简单的led闪烁程序的编写,到sof文件在芯片上跑起来,看着led的亮与灭,心中热情澎湃。每一次接触新知识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动,每一次接触的新东西我都从最简单的led闪烁开始,从单片机到FPGA到sopc再到ucos,每天一个小小的进步能让我燃起对工作的热情,只要有这每天小小的看得见的“阶梯成就感”,就能激发我对更多知识的追求。在此期间本人比较欣赏Altera公司推出的可编程片上系统即sopc,它解放了我们搭建硬件系统的烦琐,仅仅需要按照需求在系统里边加上自己的IP核和一些必须的外设。Altera公司或者其他的第三方公司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性能和功能很完善的IP核,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将这些IP核加入到我们的系统里完成我们需要的功能。硬件系统完成后,需要在Altera公司提供的nios IDE环境下对硬件系统进行软件编程,在这里,完全用c语言来完成所需要的功能。与前边学习单片机、FPGA一样,第一个实验还是led闪烁,然后慢慢的转向一些比较复杂的功能设计上去,也无非是实现以前用verilog实现过的一些功能。两者的区别是:一种完全用verilog语言来实现全部功能;一种需要先用sopc builder搭建硬件系统,然后在nios ide中进行软件的编程。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实现需要的功能,但是后者更方便快捷,因为在这种方法里,我们使用的是“拿来主义”,IP核已经实现了我们的功能,要做的仅仅是去利用它而已。 再后来学习ucos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是运用在FPGA里面。nios已经为使用者移植好了,不需要修改任何文件。在nios用户界面里进行一些相应的设置就可以使用了。Altera公司为我们提供的模板里边有几个很好的例子,任务管理、信号量、邮箱传递、事件标志、时间管理等提供了很好的模板,我们需要做的是认真的阅读,研究它,必要的话对模板进行一些改写来完成自己的功能,这是模仿的更高境界了,把他的一些东西进行吸收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我想这是一个硬件爱好者和初学者非常乐于做的事情。 在进行FPGA学习的时候,我遇到过问题停滞不前,试验没有进展,心情沮丧的时候。那时对底层硬件一无所知,连对基本的原理图也看不太懂,更别说程序在开发板上是怎么运行的了。再到后来进行nios开发的时候,这种沮丧感与日俱增,每天感受不到一点进步,真是很漫长难熬的日子。一次,我和办公室的一个工程师聊天,谈到了我的困惑,他建议我先学习单片机,自己搭建硬件平台,从最小系统做起。这个工程师古道热肠,学习方面的问题他总是很耐心地帮助解答,让我受益匪浅,我很庆幸能够在这种环境当中学习。还有我的导师,他是一个拥有近30年硬件开发经验的资深研究员,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但总喜欢往导师办公室跑,喜欢和他瞎聊。他为人和蔼可亲,容易接近,和他交流的时候总能得到一些职业和人生方面的忠告,这些忠告将伴随着我一生。到后来,事情逐渐有了转机,我也慢慢适应了这种心情,调整好了心态。现在想起来,庆幸自己并没有绝望,没有对自己热爱的硬件失去信心。我想说的还是那句老话:遇到问题的时候,当我们感觉事情没法进展下去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方式,与周边的人聊聊,或许会有改变。或许这就是学习嵌入式中最大的困难吧!人生总是有很多坎坷,我们的学习职业生涯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经历了风雨,方能看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