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紧密跟踪国际上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动向和研究成果,在分析本领域内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及书籍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经验,综合提炼出本书的大纲和内容。全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这一新领域内的主要理论与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视觉特性与彩色电视信号、数据压缩的基本技术、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音频数据的压缩编码、多媒体同步、多媒体传输网络、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视频在分组网上的传输、视频在异构环境下的传输等10章。全书在理论上力求严谨、叙述上尽量深入浅出。
本书选材兼顾到研究生及本科生教学两个方面的需要,同时可以作为从事通信、信息及相关行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
目录
- 第1章概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 1.1概述
- 1.2多媒体的概念与含义
- 1.3多媒体产生的技术背景
- 1.3.1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成熟
- 1.3.2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
- 1.3.3大容量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
- 1.4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类型及相关业务
- 1.4.1独立商亭式系统
- 1.4.2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
- 1.4.3多媒体会议与协同工作
- 1.4.4多媒体即时通信
- 1.4.5点播电视(VOD)
- 1.5三网融合及相应的业务
- 1.5.1网络的融合
- 1.5.2多重服务与业务融合
- 习题一
- 参考文献
- 第2章视觉特性和彩色电视信号
- 2.1人的视觉特性
- 2.1.1图像对比度与视觉的对比度灵敏度特性
- 2.1.2空间频率与视觉的空间频率响应
- 2.1.3视觉的时间域响应
- 2.1.4彩色的计量和彩色视觉
- 2.2彩色电视信号
- 2.2.1扫描——空间频率到时间频率的转换
- 2.2.2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
- 2.2.3电视信号的带宽
- 2.2.4彩色空间的处理
- 2.2.5全彩色电视信号
- 2.3彩色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 2.3.1分量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 2.3.2复合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 习题二
- 参考文献
- 第3章数据压缩的基本技术
- 3.1概述
- 3.2数据压缩的理论依据
- 3.2.1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 3.2.2信源的概率分布与熵的关系
- 3.2.3信源的相关性与序列熵的关系
- 3.3信息率一失真理论
- 3.3.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 3.3.2信息率一失真函数
- 3.3.3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 3.4取样频率的转换
- 3.4.1下取样
- 3.4.2上取样
- 3.4.3分数比率转换
- 3.5预测编码
- 3.5.1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 3.5.2序列图像中运动矢量的估值
- 3.5.3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
- 3.6正交变换编码
- 3.6.1最佳线性正交变换
- 3.6.2离散余弦变换
- 3.7子带编码
- 3.7.1子带编码的工作原理
- 3.7.2正交镜像滤波器组
- 3.7.3时域混叠消除
- 3.8小波变换编码
- 3.8.1多尺度分析
- 3.8.2二进小波变换
- 3.8.3变换系数的排序和编码
- 3.9量化
- 3.9.1均匀量化器
- 3.9.2最小均方误差量化器
- 3.9.3最小熵量化器
- 3.9.4自适应量化
- 3.9.5DPCM预测误差的量化
- 3.9.6DCT系数的量化
- 3.8.7子带信号的量化
- 3.10熵编码
- 3.10.1熵编码的基本概念
- ……
- 第4章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
- 第5章音频数据的压缩编码
- 第6章多媒体同步
- 第7章多媒体传输网络
- 第8章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
- 第9章视频数据的分组传输
- 第10章视频在异构环境中的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