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币即将上市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这款历时七年打造的区块链项目,凭借积分设计和恒星链底层技术吸引了大量用户,它的邀请机制和庞大的社区规模是其亮点,但KYC流程的臃肿和代币流通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质疑,PI币的生态基础和技术改进值得关注,但用户群体对行业的了解有限,社区内部也存在分歧,关于PI币的未来表现,市场仍持观望态度,这篇文章将详细解析PI币的技术特点、代币经济模型以及社区现状,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项目。
PI币作为国内最大的区块链项目之一,历经七年发展,即将登陆交易所。其独特的积分设计和基于恒星链的底层技术吸引了大量用户,但社区内部共识分裂和代币流通问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本文将深入解析PI币的技术特点、代币经济模型以及社区现状,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项目。
历时七年,国内最大的CX盘PI币要上所了?
先看几个关键点,再展开详细分析:
(1)PI币不仅有积分设计,还依托区块链底层技术。
(2)它的邀请机制并不构成CX界定。
(3)生态基础存在,但访问体验有待优化。
(4)KYC设计结合机器和人工众包,但效率较低。
(5)社区规模庞大,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硬件节点网络也很强大。
(6)项目从19年上线至今,已经历两轮周期,在Web3领域独树一帜。
(7)总量1000亿,但上线后不会全流通,社区内部还有锁仓机制。
(8)社区内部共识分裂,用户对行业了解有限,上线后表现未知。
(9)CX相关新闻多为社区自发行为,与项目设计无关。
接下来是详细分析:
1.PI Network是积分游戏还是区块链?
积分玩法在Web3领域并不新鲜,但PI Network在这方面做得更早、更成熟。
同时,它也是一条基于恒星链的区块链!
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它的底层核心是恒星共识协议(SCP)和联邦拜占庭协议(FBA)。
1.1关于恒星共识协议以及联邦拜占庭协议
恒星共识协议是联邦拜占庭协议的一种表现,允许网络节点形成多个法定体丛。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将其概括为节点组。
这些由分布式节点组成的小组构成了联邦拜占庭协议的整体逻辑。每个节点可以选择信任其他节点,共识过程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PI Network还拥有庞大的硬件节点网络,是一个节点基础庞大的Layer1。
下面用一张图解释联邦拜占庭共识结构的原理:
(1)图中有三组节点,每组节点互相信任。当某个节点发起事务时,只需得到组内验证即可发布到网络,无需所有节点达成共识。
(2)例如,“节点3”发起交易,只需“节点1”和“节点2”验证即可。每个节点可以决定信任的对象,一定数量的节点达成一致即可完成共识。
(3)如图中“节点3”“节点4”“节点6”之间无需互相信任,也能确保信息可信。
这只是简易的共识原理,随着共识推进,小组之间会不断重合,网络弹性最大化。新加入的节点需要与网络充分连接。
随着节点互通性提高,攻击者需要联合大量节点才能破坏网络。
恒星共识算法(SCP)基于这一原则,确保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容错率。运行SCP的节点通过担保其他节点可信来完成协作。
实际过程中,节点间沟通同步确认交易有效,随后发布到区块链网络,整个过程仅需2-5秒。
1.2PI Network对这一协议和共识的改进
XLM使用SCP时,节点主要由银行、基金公司和公共机构组成。而PI Network的不同之处在于:
(1)允许个人设备运行SCP协议,个体只需验证信任的节点。
(2)通过登录应用确认用户非机器人,应用之间因一级推荐关系形成信任网络(安全圈)。
(3)分布式节点网络基于推荐关系和安全圈信任图谱组成,这是PI Network对SCP共识的改进。
2.关于代币经济与主网信息
总量恒定为1000亿,目前映射到主网的数量约60亿,其中45亿被锁定。
根据PI door生态查询,主网钱包数超过600万。
这意味着平均钱包持有量较少,但第三方数据非实时,无法准确计算。
不确定上线前是否会进行大批量映射。
3.KYC方案介绍
该项目采用自创的KYC设计,结合机器审查和人工众包,但效率低下,被社区广泛诟病。
利用社区基数进行人工众包和AI识别,但由于未接入受认可数据库,存在一人多号的情况。
因此,项目方的反女巫策略失效,一人多号现象普遍。
社区规模庞大,此前HTX曾上线$PI,但与当前项目无关,价格无参考意义。
到此这篇关于历时七年,国内最大的CX盘PI币要上所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I币未来解析内容请搜索区块链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区块链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