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跨链技术是指不同区块链之间进行互联和通信的技术,它是为了解决区块链体系内的互操作性和互联性问题而提出的,跨链技术通过建立智能合约、侧链、中继链等方式,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和资产的传输和交互,跨链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用户在多个区块链上进行资产转移和交易,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可用性,当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跨链技术解决方案,如原子交换、Pegged Sidechain、Cosmos等,它们都致力于解决区块链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问题,并为区块链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下面看下详细内容。
区块链跨链技术介绍
什么是区块链跨链技术?跨链的意思是什么?
跨链(Cross-Chain)即是容许加密货币资产,跨越不同的区块链使用和保存。目前通用的区块链不止一条,除了最有名的区块链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外,各种大大小小的公链陆续冒出,当中不乏有潜力、越来越多人使用的公链,例如Solana、Avalanche、Terra、Binance Smart Chain 等等。
但这些区块链是独立和互不相通的,例如在以太坊上的资产,若不使用跨链技术,就无法转移到其他区块链,如Binance Smart Chain上使用。因此,跨链技术就是为了方便不同公链资产及资讯能够互相传输。
就像是回到一百年前,我们不能透过A银行的凭证,去行使B银行上的存款或信用额,但自从有了VISA、银联、SWIFT等各种跨银行及国家的金融系统后,不同银行之间的资金多少能够有效互通。「跨链」正正是想办法对接不同公链的新技术。
什么是跨链桥?
跨链桥是连接各个区块链、进行资料和资产传输必备的「桥」,使得不同加密生态系统之间能够进行互动,令不同的区块链网络可以相互兼容。
这条「桥」不是物理意义上连接不同位置的伺服器,而是一些协议和技术,令到使用不同共识机制的区块链间,能够互相转移资料和资产,例如将位于以太坊区块链的ETH,转移到Avalanche区块链上成为wETH。
为什么需要跨链?
当投资者在不同区块链上进行投资、质押、GameFi等等活动时,会受限于不同区块链使用各自的共识机制,无法整合资产。
若投资者需要进行资产整合或转移,就需要跨链。随着加密资产的兴起,新兴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数量和规模都急剧增加,投资者未必单一使用一条区块链,跨链的需求便大大增加。
如何理解跨链技术?5种功能分类
跨链技术不一定由官方发起,可以存在公链官方推出的跨链技术,也可能有第三方提供的跨链技术。以跨链技术的功能来看的话,大致分为以下五种跨链技术功能:
跨链功能种类一、链对链桥:链对链转移资产
链对链跨链桥(Chain-to-Chain Bridge)主要作用是支援两个主要区块链之间的资产转移。
例如Polygon 官方推出的桥PoS Bridge,主要支持以太坊和Polygon 之间的跨链;Avalanche官方推出的Avalanche Bridge,主要支援Avalanche和以太坊链ERC-20 标准的跨链资产转移。
跨链功能种类二、多链桥:任意链间转移资产
多链桥(Multi-Chain Bridge)能够跨多个区块链转移资产,可以被应用到任何Layer1 或Layer2 区块链上。
例如:cBridge,能够连接Ethereum、Polygon network、xDai chain、Binance Smart Chain、Okex Chain、Arbitrum、Avalanche、Fantom、Heco,等等超过9 条大型区块链。
跨链功能种类三、专用桥:特定生态系统间转移资产
专用桥(Specialised Bridge)专注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专门支援资产在特定区域之间的转移。
由于这些桥的专用性,专用桥通常可以提供更快、更便宜的跨链服务。例如Hop Protocol 的跨链桥方案是Rollup-to-Rollup 的通用资产桥,专门实现Layer 2 网络之间和以太坊主网之间的资产转移。
跨链功能种类四、打包资产桥:打包转移资产
打包资产桥(Wrapped Asset Bridge)专门用来将非原生资产转移到不同的区块链上,方法是在目标链上创建出打包资产(wrapped assets)。
例如用以太坊上的Wrapped Bitcoin(WBTC)为例,就是由托管方持有BTC,再根据持有的BTC量,在以太坊上用ERC-20标准,铸造WBTC。
跨链功能种类五、数据专用桥:跨多链任意传输数据
数据专用桥(Data Specific Bridge)是专门为跨多个区块链传输任意数据而设计的互操作性协议,这些协议通常会成为dApps 的基础层,令dApps 能够实现跨链组合。例如Celer 的Inter-chain Message Framework 和IBC。
跨链技术有哪些?
以跨链核心技术来分类的话,目前最主要使用的跨链技术可以分为四种:
公证人机制(Notary schemes)
侧链/中继链(Sidechains / relays)
哈希锁定(Hash-locking)
分布式私钥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
目前的跨链项目,大多使用上述这四种技术做为合约底层的基础技术,以下将简单介绍这四种技术以及各自的跨链方式。
跨链技术一、公证人机制:第三方确认资产转移
公证人机制(Notary schemes)是通过寻找一个公正独立的第三方来作为两条链之间的中介,由公证人来协助验证交易。
公证人会负责确认资产在两条链上的状况,并且传递资讯。例如当需要将100 USDT 从以太坊转到BSC 时,公证人会确认这100 USDT 的价值,并且把这项资讯转传到BSC 上,确认BSC 上收到100 USDT。
第三方公证人,可以是中心化的存在,或者去中心化的节点,种类略分为以下三种:
中心化公证人 | 选择单一节点或是中心化组织作为公证人,不过公证人一旦受到攻击或遭逢意外,就很容易停摆。 |
多重签名公证人 | 需要多位公证人,在所有公证人都完成签名、达成共识之后,才能够完成跨链,更加去中心化和安全。 |
分布式签名公证人 | 需要多位公证人的参与。机制会随机抽取部分公证人,并在公证人完成签名后加密完成私钥。这种机制涉及密码学的公私钥,所以比起多重签名公证人机制,更加复杂和安全。 |
跨链技术二、侧链/中继链——接驳主链间转移资产
侧链(Sidechains):是依附在公链旁、一条规模较小的区块链,可以将其视为公链的一个外置硬件。
侧链能够接收并读取主链交易的资料与数据,并将透过「锚定」的方式锁定要验证的内容,并将侧链&主链上的资产双向锚定。当交易资料通过验证,主链资产将被锁定,然后在侧链上释放等额资产,原理颇像跨国的货币兑换。相反,当侧链上的资产被锁定时,主链上也会释放相对应价值的资产。资产实际上并没有被转移,而是被锁定和重新释出。
中继链(relays):中继链与侧链最大的差别,在于侧链是依附在主链底下,与主链关系紧密;而中继链则是与其他公链对等、平行,并不属于任何公链。中继链则类似公证人机制与侧链结合,中继链即可连接不同公链的资料调度中心,以第三方公证人的身份,验证不同公链间的交易资料。在读取和验证公链上的资料后,中继链锁定原链上的资产,然后在目标链上释出等值资产,达成资产锚定的功能,确保两边的交易资料对得上。
跨链技术三、哈希锁定——私钥函数转移资产
哈希锁定(Hash-locking)听起来很难懂,但实际只是在跨链的模式上,多加了一重密码学设计,以经过杂凑函数加密处理的验证机制,去处理跨链资讯对接。运作流程如下:
1. 智能合约锁定使用者在A链上的资产
2. 智能合约用随机产生的数字和杂凑函数产生一组私钥
3. 使用者于规定时间内,在B链上提供正确的私钥
4. 智能合约在B链上释放出相对应价值的资产,完成跨链。
如果交易失败,或是未能在时间内提供正确的数字,A链上锁定的资产会自动解锁,返还给使用者。
跨链技术四、分布式私钥控制——多方分散保管私钥
分布式私钥(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运用用智能合约,投射原链上的资产到其他不同的链上,同时产生一组控制这些资产的私钥。
这份私钥会分散由不同的机构或节点保管,达成去中心化,保障资产安全。当使用者需要转移资产到另一条公链时,就可以通过这组私钥,在不同链上锁定与解锁和解锁资产。
以资产转移方式分类跨链技术
至于跨链的本质技术又如何,粗略可分为以下三类转移资产的方式:
一、锁定+重新铸造
这个方式是锁定原链上的资产,并且在目标链上重新铸造资产,例如Polygon 的PoS Bridge、Avalanche& 的Avalanche Bridge (AB) 和Wrapped BTC (WBTC) 等。
情况就像把你将货币A放在国家A的一个银行金库里,而获得存放认证后,就能在国家B换领同价值的货币B;当你再次需要动用货币A时,你只需要把国家B当中尚有的资金归还,就可以重新使用国家A当中对等价值的货币。
二、销毁+重新铸造
这个方式是销毁原链上的资产,并且在目标链上重新铸造资产,例如Hop Protocol& 和Across Protocol。
再以上述例子而言,就等于你先注销国家A的货币,然后在国家B再申请同等价值的货币,然后回到A国家时则相反操作。
三、原子互换
至于所「原子互换」,则是更进一步,不需要像上述两种方式般销毁或是锁定,直接透过已认证的智能合约机制,转换两种资产,也就是直接以A货币,换领B货币。
以上就是什么是区块链跨链技术?为什么需要跨链? 跨链技术有哪些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区块链跨链技术介绍的资料请关注码农之家其它相关文章!